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1120180004
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0917-3376965 郵箱:baojijb@126.com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地址:寶雞市行政中心投資大廈9樓 聯系電話:0917-3376965 郵箱:bjnews@163.com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鄉村不僅要塑形,也要鑄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
當前,寶雞全方位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國好人,省、市級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涌現,近日,寶雞市各縣區也持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推薦評選表彰工作,大力發揚鄉賢文化,讓群眾沐浴崇德向善的清風正氣,營造出見賢思齊、爭做好人的良好風尚。
培育文明鄉風,需打牢物質基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特色產業,以鄉村產業振興夯實共同富裕物質基礎。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努力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寶雞樣板。
培育文明鄉風,需全面深化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寶雞農村大地上扎實深入開展,讓主題教育遍地開花,飛入尋常百姓家。發揮好“兩中心一平臺”(縣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學習強國平臺)主陣地、主平臺作用,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向村組延伸,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讓文明新風根植心田,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弘揚時代新風,提振鄉村振興“精氣神”。
培育文明鄉風,需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高價彩禮、厚葬薄養、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倡導愛黨愛國、遵紀守法、敬業奉獻等良好風尚。用好“一約四會”,發揮身邊的正面典型的宣傳作用,用道德的力量、親緣關系、村內輿論等相互約束,強化相互監督和村民內部的自我教育,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推動文明鄉風在寶雞蔚然成風。
培育文明鄉風,需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農村書屋、文化站投入力度,做深優質、均衡、普惠三大文章,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文明餐桌”“文明校園”“文明交通”等向農村延伸,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注重挖掘保護秦腔、社火、泥塑等非遺文化內涵,把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氣,成為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鄉風文明建設工作落細落小、入腦入心,需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仍需在心態上保持戰略定力、在規劃上采取長線部署、在執行上進行扎實施策,并充分結合農村實際、發揮主動創新精神,以廣大農村群眾喜聞樂見、善于接受的方式,樹良好家風、育淳樸民風、創文明鄉風,讓鄉村精神文明之風吹拂心田,為鄉村振興戰略凝心鑄魂。(寶雞新聞網評論員 張超)
編輯:賀雅楠